《封神》首映 口碑翻車 更多倭風細節被扒 Loading...
資訊  萌神木木  2023-07-12
《封神第一部》北京首映禮如期舉行了,在首映禮上眾星雲集,但後續也引發了眾多爭議,口碑出爐翻車嚴重。





年過四旬的袁泉盛裝出場,氣質優雅,不過在訪談過程中,她被問到一個很容易引發尷尬的小問題,問她和偶像費翔演夫妻感覺如何。



聽到這個問題后,袁泉愣住了,嘴角的笑容逐漸凝固。畢竟她的老公夏雨和劇里的老公費翔都在身邊,這樣的問題容易得罪人,而旁邊的劇組成員費翔、黃渤等則哈哈大笑,幫袁泉緩解氣氛,避免冷場。






當然袁泉畢竟也是見過大場合的女星,短暫的思考後就開始回答,先感慨了一句很矛盾,緊接著就表達了對偶像費翔的欣賞,以及側面回應了夏雨對此事的態度。



費翔也非常的紳士,立刻接過了話頭,讓這個令袁泉尷尬的問題迅速結束了。





影星陳坤這次也出場了,他表明自己看了《封神第一部》,被感動得哭了。








《封神第一部》中的新版妲己這次也出席了首映禮,不過首映禮上的她略有一點見光死,歐式大雙眼皮的網紅感和臉部充氣感很嚴重,沒有影片預告中的氛圍感。







有網友評價她長得像低配版本的曾黎和迪麗熱巴,雖然美但是並不驚艷。





隨著首映禮結束,第一波線上首映口碑也已經出爐,有一部分網友給出了好評,盛讚該電影擁有著史詩級的大特效,還能反映真實的人性。



不過豆瓣評價以中差評居多,有部分網友認為該片一味追求服化道和特效,沒有深度,以至於味同嚼蠟。







還有網友的評價比較中性,認為該片優缺點都很明顯,口碑會遭遇兩極分化。





目前《封神第一部》預售票房成績並不理想,某平台購票預售價格也發生大跳水。







不過,相較於劇情和特效上的口碑,很多網友更在意的是《封神第一部》的服化道問題,從預告放出開始,對於服化道倭風的質疑就不絕於耳,有網友觀影后質疑該片古今融合、元素混搭、毫無底蘊,還有網友考古了該片導演烏爾善此前的一些作品,認為他此前的眾多作品,包括《刀劍笑》《畫皮》都有一股濃濃的倭風元素。







倭風和中華風元素本身有一定的相似性,所以這部電影是否是倭風服化道引發了眾多人的爭議,甚至有網友認為片中廣受爭議的大袖不是日式的,而是來自中國宋朝。



不過如今有漢服愛好者進行了考證,並且還搬出了一組南宋服飾圖進行對比,從圖中就可以看出明顯的日式元素了。




根據這位漢服愛好者的說法,《封神第一部》中出現的大袖服飾明顯不是宋朝的大袖,因為宋朝大袖服飾有衣兜,更像是日本的振袖,而且髮型也更類似於日本平安時期的服飾,拿宋袖給《封神第一部》的服化道進行洗白並不可取。







一部電影的成功需要在服化道、特效和劇情上共同努力,如果缺失了其中一個環節,就很容易遭遇口碑上兩極分化的評價,有巨星坐鎮也難以挽回口碑,希望市場上弘揚國風美學的電影越來越多,而電影在細節上也更加註意雕琢吧。

相關報道:《封神》首映差評一片,現場觀眾的差評理由出奇一致

隨著暑期檔的到來,電影市場呈現出了激烈的競爭場面,《消失的她》、《八角籠中》等當下熱映電影可謂是各出奇招,但也收穫了應有的票房水準。

待播電影中沈騰的《超能一家人》、王一博與黃渤主演的《熱烈》都有著吸引人的看點存在,一個是玄幻喜劇片,一個是勵志街舞大片,顯然是合家歡必備的兩個題材。



而相比之下,《封神第一部》這樣的古裝魔幻題材影片就有點小眾了,幸好披著經典IP的外衣,能挽回一點熱度。眼下該片已經在北京首映,截止目前點映與預售總票房僅有479萬。



說實話,對於耗資30億的大成本影片,這個票房數據就相當危險了。而且隨著影片與觀眾見面,該片也得到了不少差評,現場觀眾的差評理由還出奇一致,那麼這部劇到底怎麼了?





對於觀眾來說,《封神演義》中最有人氣的一個角色當屬妲己了,狐妖成人,魅惑眾生,這樣美貌的角色在以往都是由傅藝偉、溫碧霞這樣的中式美人來扮演。

然而導演烏爾善偏偏不走尋常路,幾千人里挑選一個妲己扮演者,結果居然挑了一個俄羅斯與蒙古族的混血演員娜然。



讓外國人演妲己也太離譜了,好在從劇照來看,娜然的五官還是比較精緻立體的,稱得上大美女的類型。



但直到首映后,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「見光死」,電影里的娜然長發披肩,一身紅衣,乍一看跟鬼片里的女鬼似的,看不到什麼媚骨天成的氣質。



而戲外的娜然也讓人迷惑,五官看起來遠沒有精修圖那麼好看,甚至可以說沒有什麼辨識度,既像迪麗熱巴,又有點車曉、曾黎那味兒,長得人山人海的。



不得不說,這種水平的顏值放在遍地都是美女的新疆並不稀奇,可笑的是烏爾善放棄了國內的美女們,轉而喜歡用外國人扮演中國傳統神話角色。



而且不只是娜然,美籍的費翔扮演紂王也看得人心裡不舒服,合著內娛沒有好演員了嗎?





對於中國神話改編的電影,觀眾對於這部《封神第一部》也有著很高的要求。首先就是劇情方面要尊重原著,不能胡編亂造。

但是該片中有一個情節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,紂王到牢里給姬昌送肉餅,吃完后告訴姬昌這是他兒子的肉,氣得姬昌瘋狂怒吼,恨不得當場與對方同歸於盡。



這一段就跟原著有不小的差別,原著里紂王故意拿肉餅試探姬昌,雖然姬昌早就算出來了一切,但還是裝作若無其事地吃下去,等到全身而退後才表現出悲慟的情緒。

而電影里姬昌的情緒太明顯了,試問紂王為什麼要放走一個仇恨自己的人呢,這不就等同於放虎歸山嗎?這一處的邏輯就經不起推敲。



還有整部影片在敘事上也比較混亂,有網友稱「故事比《封神傳奇》要好,但是也沒有太精彩,中途打了幾次盹」。



可見情節相比於特效製作差得太遠,也難怪前期宣傳都光顧著給畫面與製作點贊了,果然劇情沒什麼稱得上亮點的地方。



但該劇引以為傲的服化道其實也讓人大失所望,尤其還有濃郁的倭風撲面而來,暴露了創作者的小心思。當然,有影迷拿出了洗白的證據,用宋大袖來對比妲己的服裝。



不過,隨後就有了解古代服飾的網友出來打臉了,直言「像這位,拿宋大袖說是封神裡面的,最搞笑了,這個宋大袖明明有兜啊,人家裝霞帔,那封神拖地沒兜,一堆人都拿這個圖,只能說這幫人真是不懂,非拿日本的說是中國的,就算宋有沒兜的,袖型也不對,老以倭代華,搞笑呢?」





只能說,真的假不了,假的也真不了,到底是不是倭風,非專業的觀眾不了解,但既然有這個疑問,劇方還是應該更加明確地去解釋這些有爭議的部分。



眼下雖然官方也放出了服裝特輯視頻,但基本都是講述製作多麼精巧、費力,具體的款式選擇和細節爭議的部分並沒有提及,也因此讓質疑聲音越來越大。





相信有不少觀眾一開始很期待《封神第一部》的播出,畢竟市面上這類題材的電影太少了,而且30億的資金全部投進去,就已經是最大的賣點了。

然而就在定檔后,片方的一次次騷操作也把路人緣敗光了。除了妲己的選角離譜,妲己狐狸形態的海報設計也沒少被罵。



設計者希望給狐狸增添一些少女元素,然後就給狐狸加了幾個明晃晃的哺乳器官,弱化了毛髮感,呈現了凹凸有致的大腿與臀部線條。但怎麼看怎麼有種擦邊的即視感,無非就是把人換成了狐狸腦袋。



還有小雷震子的造型也跟「鬼嬰」似的,明明原著里的他一開始是個正常小孩,誤食了師父雲中子的兩枚仙杏才變成了面如青靛的妖怪模樣。

而如今這種設計有什麼意義嗎,恐怖又獵奇,確實是曾經製作過「人腦罐頭」的烏爾善喜歡的風格。



還有選角也早就有很大爭議了。除了紂王、妲己讓人齣戲,仔細想想,讓黃渤來演姜子牙也完全不貼臉啊。

印象里的姜子牙是個仙風道骨的形象,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了選角,還以為陳坤才是姜子牙的扮演者呢,黃渤還是過於接地氣了些,沒有什麼仙氣。





《封神第一部》差評理由眾多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
儘管作為一部大投資的電影,該片在特效上確實可圈可點,達到了國產魔幻電影新的里程碑,但缺點也相當明顯。

其中選角就是一大硬傷,對於這樣經典IP改編的作品,人物群像在觀眾心裡是很難複製的,而該劇從妲己到姜子牙都顯然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。

還有各種細節不到位等問題都有種「雷聲大雨點小」的感覺。